一、产业链
继电器是指当电路中输入参量(如电、磁、光、热、声等参量)达到某一规定值时,能使电路输出参量发生预定阶跃变化的一种自动断通的控制元器件。在电路中,继电器主要起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的作用。继电器具有反应外界输入参量的感应机构,对被控电路实现“通”和“断”控制的执行机构,以及对输入量大小进行比较、判断和转换功能的中间比较机构。
继电器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各种原辅材料以及零部件,下游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中,其中家用电器、汽车、通信设备与新能源技术是继电器的主要应用领域。
继电器产业链
资料来源: 整理
二、上游行业分析
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形状包括棒、线、板、带、条、管、箔等统称铜材。铜材的加工有轧制、挤制及拉制等方法。2021年中国铜材产量为2123.5万吨,同比增长3.8%;2022年1-9月我国铜材产产量为1636.6万吨。
2017-2022年1-9月中国铜材产量及其增速(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铁矿石近几年的产量呈现稳步上涨的趋势,2021年我国铁矿石的产量为9.81亿吨;2022年第一季度的产量达到2.56亿吨。
2017-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铁矿石产量及其增速(亿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整理
工程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近年来中国工程塑料需求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我国工程塑料产量约680万吨,同比增长2.3%,未来需求量将继续逐步提升。
2017-2021年中国工程塑料产量及其增速(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 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继电器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三、中游行业分析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受政策带领势头强劲,依旧带动继电器发展,使得继电器产量只出现小幅度下降。中国仍然是继电器的主要生产基地,约占全球总产出的50%,2021年中国继电器产量约为93亿个,同比上涨4.3%。
2017-2021年中国继电器产量及其增速(亿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继电器产业起步始于1959年,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继电器行业已成为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成熟产业。近五年,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政策扶持,我国继电器市场规模更是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21年我国继电器市场规模达到305亿元。
2017-2021年中国继电器市场规模及其增速(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继电器销售额呈现整体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汽车、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等传统下游市场稳定增长,以及新能源、人工智能(AI)、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继电器开辟了新的下游市场;从2019-2021年宏发股份以及航天电器的继电器营收收入来看,航天电器该业务的营收始终远远低于宏发股份;2021年宏发股份和航天电器的继电器营收分别为86.71亿元以及3.23亿元。
2019-2021年中国重点企业继电器营业收入(亿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 整理
对比宏发股份和航天电器的继电器毛利率情况,2019-2021年两家企业该业务的毛利率呈现先上涨后下降的趋势,且航天电器始终高于宏发股份。2021年,宏发股份、航天电器各自的毛利率分别为37.0%以及40.5%。
2019-2021年中国重点企业继电器毛利率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 整理
四、下游行业分析
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21年销量达354.5万辆,同比2020年增长159%左右,但受限于电池容量有限,整体充换电方式效率太低且尚未大面积普及影响,整体新能源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到了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649.8万辆。
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其增速(万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总体来看,中国家电行业疫后生产恢复较快,但居民消费意愿的恢复是相对长期的过程。尽管整体市场下降,但各家电品牌却表现不一,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品类中“强者恒强”的趋势日益明显。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规模达到8811亿元,其中2022上半年的市场规模达到3609亿元。
2017-2022上半年中国家用电器市场规模及其增速(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继电器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4-2030年中国继电器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继电器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七章,包含继电器所属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继电器行业主要企业生产经营分析,继电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 )。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