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进入2022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发光二极管(LED)行业下游需求不振,行业整体生产成本攀升,行业整体产值规模连续下滑。2023年,我国发光二极管(LED)市场规模约为6578亿元,同比下降2.55%。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LED)产业链、发光二极管(LED)产值规模
一、发光二极管(LED)行业概述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可分为单色发光二极管、变色发光二极管、闪烁发光二极管、红外发光二极管、紫外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其中单色发光二极管又可分为普通单色发光二极管、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和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普通单色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工作电压低、工作电流小、发光均匀稳定、响应速度快、寿命长等优点,可用各种直流、交流、脉冲等电源驱动点亮。它属于电流控制型半导体器件,使用时需串接合适的限流电阻。高亮度单色发光二极管和超高亮度单色发光二极管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与普通单色发光二极管不同,所以发光的强度也不同。通常,高亮度单色发光二极管使用砷铝化镓(GaAlAs)等材料,超高亮度单色发光二极管使用磷铟砷化镓(GaAsInP)等材料,而普通单色发光二极管使用磷化镓(GaP)或磷砷化镓(GaAsP)等材料。
相关报告: 发布的《中国发光二极管(LED)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二、发光二极管(LED)产业链
发光二极管(LED)产业链上游包括LED衬底材料,包括蓝宝石、碳化硅、硅、砷化镓等;以及LED外延片、LED芯片、工业气体和MOCVD设备。其中LED外延生长是指在LED衬底上利用各种外延生长法(如LPE、MOCVD、MBE等)形成半导体发光材料薄膜从而制成LED外延片的过程。此环节是LED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设备及技术工艺要求最高的环节,LED 外延片的品质对下游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生产高亮度LED外延片的主流技术是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法)。中游为发光二极管(LED)生产和封装环节,是指将外引线连接至LED芯片电极,形成LED器件的环节。封装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LED芯片与提高光提取效率。产业链下游为发光二极管(LED)的市场化应用。发光二极管(LED)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最初用于仪器仪表的指示性照明,随后扩展到交通信号灯,再到景观照明、车用照明和手机键盘及背光源。后来发展出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的新技术,其将原本发光二极管的尺寸大幅缩小,用可独立发光的红、蓝、绿微型发光二极管成阵列排列形成显示阵列用于显示技术领域。
三、发光二极管(LED)发展现状
我国发光二极管(LED)产业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由于当时应用领域较少,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主要以科研院所或具备科研院所背景的企业所主导,产业化能力较为薄弱。进入21世纪,由于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以及LED技术的不断突破,国内LED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并逐步在各环节实现规模化国产替代。同时,数字消费、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文娱消费等新兴领域成为我国发光二极管(LED)市场化应用的新亮点,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得发光二极管(LED)产品在各种下游应用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但进入2022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发光二极管(LED)行业下游需求不振,行业整体生产成本攀升,行业整体产值规模连续下滑。2023年,我国发光二极管(LED)市场规模约为6578亿元,同比下降2.55%。
一直以来,广东照明产业在我国照明产业版图中的领先地位不可动摇。广东省照明行业高质量发展对加速我国照明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实现由照明产品“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放眼全国,照明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安徽以及山东等地。而作为全国产业沉淀最深厚、产业链条最完整、产业资源最丰富的发光二极管(LED)产区,广东无论是在产值规模、企业数量,或是产区辐射、市场覆盖等方面均领跑于全国,拥有绝对中心地位。以产业集群来说,广东省以其雄厚的产业基础叠加优势机遇培育建设了多个发光二极管(LED)特色产业集群,其中,深圳的发光二极管(LED)产业是中国LED的代名词,它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国内最大的发光二极管(LED)封装和显示屏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发光二极管(LED)上市公司产业集群。目前。广东发光二极管(LED)封装产量约占全国的70%,占全世界的50%。2024年1-8月,我国广东省发光二极管(LED)产量为5489.24亿只,同比增长13.5%。
四、发光二极管(LED)竞争格局
纵观中国发光二极管(LED)产业,初步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分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方地区、江西及福建地区四大区域,每一区域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85%以上的LED企业分布在这些地区。其中珠江三角洲,是国内发光二极管(LED)封装规模最大、投资最集中的区域。广东地区发光二极管(LED)产业链配套相对较为完善,相关材料、配件、设备配套企业众多,且LED封装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占据了全国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发光二极管(LED)应用行业前景广阔,但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较为分散,且新的竞争者不断涌入,行业竞争呈加剧之势,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大量中小规模企业依靠低廉的劳动成本生产低端产品,导致境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但与此同时,我国木林森、国星光电、瑞丰光电、聚飞光电、鸿利智汇、兆驰股份、东山精密、万润科技、三安光电、福日电子等发光二极管(LED)封装企业通过优化运营架构、加强项目精细化成本管控、提高人力效率等多项措施持续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脱颖而出,位居发光二极管(LED)龙头地位。
五、中国发光二极管(LED)发展趋势研判
目前,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全球智能化持续深入的背景下,虚拟拍摄、影院屏、裸眼3D、体育赛事屏等细分市场仍将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全球发光二极管(LED)市场前景广阔,将为LED显示屏及配套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Mini LED作为新一代的核心显示技术,具备高显示效果、低功耗、高集成、高技术寿命等优良特性。伴随着供应链规模化生产、工艺良率提高,叠加COB、MIP封装技术的陆续成熟,Mini LED成本正稳步下降。该产品在拓宽家用电视、电影院等应用场景的同时,进入消费级、车载等市场,带来新的产值量级增长,接力推动发光二极管(LED)行业持续繁荣。
同时,巨大的新型发光二极管(LED)产品需求量,势必将长期拉动企业业绩增长,且伴随新型产品商业化进程加快,加之扩产产能的逐渐释放,行业内龙头企业有望搭上产业发展快车,享受产业规模扩张、产业价值上升、产业红利外溢带来的机遇,打造业绩新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具备较强实力的发光二极管(LED)企业将通过收并购、优化产业链布局、建立子品牌,进行产业链横向和纵向延伸,以此来深化研发端一体化布局和拓展市场增量,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此外,当前发光二极管(LED)产业整体处在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产品同质化现象依旧较为严重,因而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行业整体也由于受到下游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营收端及利润端承压。未来,随着技术层面的持续分化,国内发光二极管(LED)企业也将逐渐拓展细分领域,逐渐加大植物照明、渔业照明、医疗照明、车用LED、深紫外LED、新型显示、定制灯光等细分市场布局,以扭转业绩颓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发光二极管(LED)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发光二极管(LED)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发光二极管(LED)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共十六章,包含发光二极管(LED)地区销售分析,2020-2024年中国发光二极管(LED)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市场指标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 )。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