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浪潮席卷全球,非标智能装备作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概念的普及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非标智能装备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柔性化。非标智能装备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车、电子、医疗、食品、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生产过程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非标智能装备凭借其高度定制化、灵活性强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规模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931.1亿元。未来,随着工业4.0、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非标智能装备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相关上市企业:先导智能(300450)、平原智能(830849)、宝色股份(300402)、科瑞技术(002957)、中马传动(603767)、东华测试(300354)、韦尔股份(603501)、敏芯股份(688286)、汉威科技(300007)、歌尔股份(002241)等。
相关企业:广东首熙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思格迈斯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普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江苏网达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常州垣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东威得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非标智能装备、市场规模、减速器、智能制造、智能制造装备、全球、中国
一、非标智能装备行业概述
非标智能设备是一种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非标准类智能设备,是按企业用户工艺要求量身设计、定制的智能机械设备,其操作方便、灵活、不单一,功能可按用户的要求而添加,可更改余地大,常用于工业、电子、医疗、卫生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这一行业。按照使用功能不同,可将非标智能装备分为组装设备、测试设备、检测设备等类别;根据客户所处行业不同,可将非标智能装备分为非标皮带线系列、非标倍速链系列、非标链板线系列、非标滚筒线系列、非标烘干线系列、非标装配线系列以及非标自动化专机系列等。
非标智能装备研发主要分为测量类、实验测试及性能验证类、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类、液压与传动类、专用机床类、项目开发类等六大类。测量类包括大中型的非标测量智能设备研发及制造、测量测绘工程承接、特殊测量环境的测量系统设计开发、特殊被检参数的测量设备开发与制造;实验测试及性能验证类包括非标准实验测试机台设计与制造、新产品开发性能验证机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类包括非标准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PLC控制系统及工控设备设计、其他机电一体化设计;液压与传动类包括大中型的液压系统开发、液压类的传动系统开发、其他液压类设计;专用机床类包括各种小型的专用机床设计与制造、其他工作方式的专用机设计与制造;项目开发类包括承接测量类的大中型项目管理开发、承接个人或企业的专利产品开发、其他项目内容洽谈。
二、非标智能装备行业政策
非标智能装备行业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智能制造重点政策,在推动智能制造行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的同时,也为非标智能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例如,2023年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等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贯标,提升评估评价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和数据安全防护,构建发展良好生态。2024年4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协同推进基础能力提升、内网改造、外网升级、5G融合应用,支持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持续提高能效先进水平设备的应用比例。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三、非标智能装备行业产业链
非标智能设备指的是那些不同于通常标准化产品的智能化设备,其设计和制造需要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开发。这些设备通常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产业链来看,非标智能装备产业链可分为三层,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变速器、减速机、电子元器件、传感器、伺服电机、伺服系统、控制器、轴承等;产业链中游为非标智能装备行业的生产制造;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飞机制造、轨道交通、物流仓储、食品制造等智能制造领域。
减速器一般指减速机,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作为非标智能装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减速器性能对于非标智能装备的运行效率、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到2024年我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56亿元,同比增长4.97%。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的转型,对于高精度、高质量的减速器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有望带动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增加。
非标智能设备主要用于汽车制造、飞机制造、食品制造等智能制造领域。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国家在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其中,《“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受到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数字化的不断推行,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趋势。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54%。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智能制造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四、非标智能装备行业发展现状
智能制造装备是高端制造业的关键,通过整合智能传感、控制、AI等技术,具备了信息感知、分析规划等智能化功能,能显著提升加工质量、效率和降低成本。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制造、信息、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其原理主要包括物联网集成、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决策以及数字李生技术。通过将设备、系统和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智能决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灵活性。随着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增多,智能制造装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约为3.4万亿元,未来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延续增长态势。从细分情况来看,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主要分为标准智能装备和非标准智能装备,2024年中国非标智能装备占比超过50%。
当前,全球非标智能装备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动力。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型,非标智能装备作为定制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器、食品加工、物流仓储等多个领域。数据显示,全球非标智能装备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49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969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91%。其中,亚太地区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快速增长的工业需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非标智能装备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未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制造业的自动化升级趋势将更加明显,将为非标智能装备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浪潮席卷全球,非标智能装备作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概念的普及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非标智能装备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柔性化。非标智能装备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车、电子、医疗、食品、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生产过程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非标智能装备凭借其高度定制化、灵活性强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规模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931.1亿元。未来,随着工业4.0、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非标智能装备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五、非标智能装备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非标智能装备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上,一些知名跨国公司在非标智能装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如ABB、西门子等。这些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全球化的销售网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市场上,虽然一些大型国内企业也在非标智能装备领域有所布局,但与国际巨头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代表企业包括先导智能、平原智能、宝色股份、科瑞技术、首熙智能、思格迈斯特、垣朗智能、普迪智能、网达智能、威得沃等。
1、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端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级智能装备领军企业,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企业。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能够为客户提供智造+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发展,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储能电池、固态电池、光伏电池、氢能电池等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公司持续专注研发与创新解决产业“卡脖子”装备难题,积极推动行业提效降本和高质量快速发展。如今,公司已成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新能源智能装备整线解决方案的企业,连续多年市占率居全球第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先导智能锂电池智能装备营业收入为39.05亿元;智能物流系统营业收入为12.97亿元;光伏智能装备营业收入为4.02亿元;3C智能装备营业收入为0.6亿元。
2、河南平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平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的集成供应商,主要从事自动化涂装生产线、焊装生产线、总装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涂料供应系统集成和调试服务及保洁运维业务等。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农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家电、物流仓储等行业。成立至今,公司先后参加了700多个国内外汽车重点项目的建设,已成功自主规划设计和集成国内外多条智能化涂装生产线,承建了日本尼桑、日本丰田、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小鹏汽车、宇通客车、中通客车、江铃汽车、三一重工、中联重工、徐工、西飞集团、卫华起重等多条智能化生产线的设计和建设。并参与了多个海外项目的建设,如长城汽车东欧工厂、奇瑞汽车巴西工厂、日产墨西哥工厂、MVM中东工厂、马自达越南工厂、北汽南非工厂等,成为中国汽车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的先进企业。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平原智能自动化涂装系统营业收入为3.61亿元,主要是上半年公司完工项目减少,导致营收下降。
六、非标智能装备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升级
当前,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升级。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装备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显著提升。例如,工业机器人通过AI算法实现自主学习和路径优化,自动化生产线借助大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逐步突破核心零部件(如伺服电机、控制器)的技术瓶颈,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未来,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2、市场需求推动定制化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大量非标智能装备的定制化需求。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迈进的过程中,企业对柔性化、个性化生产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非标智能装备因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特定需求,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表现突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推进,定制化智能装备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推动行业向细分领域深耕。
3、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
中国政府对智能制造的高度重视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了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同时,地方政府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和资金扶持,吸引企业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此外,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推动核心技术与供应链的国产化进程。在政策与产业链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共十章, 包含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重点企业分析,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2025-2031年非标智能装备行业投资前景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