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气凝胶是指通过溶胶凝胶法,用一定的干燥方式使气体取代凝胶中的液相而形成的一种纳米级多孔固态材料,具有隔热性极佳、吸附性好、阻燃性能A级、防水、绝缘性和隔音性良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国家对新材料日益重视和碳达峰对节能减碳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其下游产品应用范围日益拓展,叠加国家政策对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日益增强,我国气凝胶行业迎来广袤发展机遇,产业规模呈现加速扩容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气凝胶行业市场规模已由2015年的3.3亿元增长达到60亿元以上。
相关上市企业:华阳新材(600281);晨光新材(605399);江瀚新材(603281);泛亚微透(688386);宏柏新材(605366);锦富技术(300128);兴发集团(600141);沃尔核材(002130);鲁阳节能(002088);普利特(002324);金银河(300619);金三江(301059)等
相关企业:安华新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纳诺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埃力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润资(重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弘大科技(北京)股份公司;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岩谷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安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链;气凝胶成本;政策;气凝胶市场规模;气凝胶产品产销规模;重点企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气凝胶是指通过溶胶凝胶法,用一定的干燥方式使气体取代凝胶中的液相而形成的一种纳米级多孔固态材料,具有隔热性极佳、吸附性好、阻燃性能A级、防水、绝缘性和隔音性良好、绿色环保等优点。从产品分类看,气凝胶可以按主要成分分为硅系、碳系、硫系、金属氧化物系和金属系等,也可以分为单组分气凝胶(如二氧化硅气凝胶、氧化铝气凝胶等)和多组分气凝胶(二氧化硅/氧化肽气凝胶、有机/无机复合气凝胶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气凝胶具有各自特点,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气凝胶还可分为硅气凝胶等无机气凝胶,RF气凝胶等有机气凝胶,以及综合了无机气凝胶以及有机气凝胶优点的无机一有机复合气凝胶。
气凝胶最早由美国科学工作者Kistler在1931年通过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得,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才开始将其产业化。我国气凝胶行业起步相对较晚,2004年才开始气凝胶产业化应用研究。但其发展迅速,2012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气凝胶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内气凝胶行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从产业链结构看,气凝胶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包括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等有机硅源,以及水玻璃、四氯化硅等无机硅源。产业链中游为气凝胶材料及制品生产制造环节,代表厂商有江瀚新材、晨光新材、中凝科技等。产业链下游为气凝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油气开发、新能源汽车、建筑隔热、工业隔热、航天航天、轨道交通等行业。
从气凝胶生产成本看,气凝胶因其性能优异,产品生产和原料成本均比传统材料高,成为其使用受限的一大原因。数据显示,气凝胶生产原材料成本占其生产总成本的48%,其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占比约为44%。具体来看,气凝胶的生产成本主要集中在硅源(原料)、设备折旧(干燥)及能耗(干燥)方面。因此,气凝胶主要从干燥成本和原料成本着手减少成本。
二、产业现状
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均为气凝胶产品研发应用提供支持,持续我国气凝胶行业发展注入动力。例如,2021年9月,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推动气凝胶等新型材料研发应用;2024年12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重点开展超高性能气凝胶隔热材料、金属有机氢化物、金属基单原子合金催化材料、量子点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标准制修订。
在国家对新材料日益重视和碳达峰对节能减碳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其下游产品应用范围日益拓展,叠加国家政策对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日益增强,我国气凝胶行业迎来广袤发展机遇,产业规模呈现加速扩容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气凝胶行业市场规模已由2015年的3.3亿元增长达到60亿元以上。不过,与传统保温材料相比,气凝胶价格相对高,在油气项目、建筑保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渗透率还比较低,例如,2022年我国气凝胶在建筑保温领域的渗透率不足1%,这意味,我国气凝胶行业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气凝胶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规划报告》
三、细分市场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下,我国气凝胶产品消费量快速上升。从细分市场看,目前我国气凝胶行业产品主要分为气凝胶材料和气凝胶制品两类,其中,气凝胶材料生产难度低于气凝胶制品,因此气凝胶材料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国内气凝胶材料市场规模占据全国气凝胶市场的58%,气凝胶制品市占比为42%。
从气凝胶材料市场看,近年随着国内企业气凝胶制备技术发展,国产产品竞争力提升,叠加下游市场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国内气凝胶材料产销规模均呈现不断扩大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气凝胶材料产量已从2017年的5.2万吨增长至19.5万吨;市场消费规模已从从2017年的5.3万吨增长至18.8万吨。
从气凝胶制品市场看,目前我国气凝胶制品市场主要产品包括有气凝胶绝热毡、绝热板、绝热粉体和绝热采光板等,在市场及政策驱动下,2024年,我国气凝胶制品行业产量已由2017年的6.5万吨增长至25.8万吨;气凝胶制品市场消费量已由2017年的8.7万吨增长至27.8万吨。
四、企业格局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基于气凝胶产品巨大的市场空间,多家企业入局气凝胶行业,推动行业产能加速扩充,扩建项目稳步提升。目前,国内气凝胶行业现有产能较大的公司有金纳科技、华陆新材、纳诺科技、中凝科技、埃力生等。此外,宏柏新材、晨光新材、泛亚微透、江瀚新材等公司新进入气凝胶行业,大手笔投资多个气凝胶项目。随着气凝胶行业产能的扩张,未来我国气凝胶行业产能有望实现大幅提升。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2020年10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泛亚微透”。泛亚微透是一家专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ePTFE微透产品、CMD及气体管理产品、SiO2气凝胶等核心业务产品;同时还拥有挡水膜、密封件、吸隔声等传统业务产品,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新能源、消费电子、航天军工、生物制药等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泛亚微透营业收入为3.52亿元,同比增长22.09%。
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2017年12月整体改制成为一家中外合资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并于2020年8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简称“宏柏新材”。宏柏新材主要从事功能性硅烷、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硅烷偶联剂等功能性硅烷及气相白炭黑。近年来,宏柏新材充分发挥创新研发优势,持续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正加快新型有机硅项目、特种有机硅项目、硅基新材料绿色循环产业链项目、气凝胶等已建项目的产能释放速度,充分挖掘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宏柏新材营业收入为10.65亿元,同比增长3.73%。
五、发展趋势
1、下游应用市场将持续带动气凝胶需求增长
我国气凝胶下游中占比最高的油气项目中,气凝胶主要作为能源基础设施的外保温材料和天然气管道的保温材料,能节约空间、提高约30%施工效率、节约能源和维护成本。在国内大炼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气凝胶的市场需求将迎来增长空间。在交通方面,由于气凝胶更轻、阻燃性能好,可以有效解决电池热失控问题。据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2022气凝胶行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在新能源汽车蓄电池芯模组中采用气凝胶阻燃材料,可将电池包高温耐受能力提高至800℃以上。随着新能源车市场高速发展,气凝胶需求量有望持续提升。此外,气凝胶在建筑建材、服装等方面也均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工艺进步加速推动气凝胶成本下降
与传统保温材料相比,气凝胶的主要缺点在于生产成本高。技术方面,目前我国常压干燥工艺逐步成熟,正在逐步取代成本较高、周期较长的超临界制备工艺,制造成本可降低至超临界工艺的1/20。此外,常压工艺可使用成本较为低廉的无机硅源,进一步优化成本。原料供给方面,气凝胶的主要原料是正硅酸乙酯,而四氯氢硅为正硅酸乙酯的原材料。目前,我国多晶硅产能持续扩张,而每生产1千克多晶硅将副产10-15千克四氯化硅。气凝胶原料供给持续增长,材料成本中枢有望降低。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气凝胶将在更多领域得以利用,市场规模将有望扩张。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气凝胶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规划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气凝胶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规划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气凝胶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规划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气凝胶产业前景预测,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2025-2031年气凝胶行业投资前景预测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