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的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的制造活动。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32亿元,比2023年增长9.1%。海洋油气工程装备作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国家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海洋经济的重视,以及重点企业持续攻克技术难关,我国形成了多项海洋油气装备标准化、系列化技术成果。我国深水和超深水油气装备设计建造能力不断取得关键突破,相继建成国内最大作业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全球首座10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以及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等一批大型海洋装备。2024年,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需求再攀新高。装备利用率远优于全球平均水平。移动钻井装备利用率为93%;起重船、铺管船、水下支持船利用率分别为73%、86%、77%。未来,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市场需求预计依旧强劲,装备利用率将再创新高。
相关上市企业:海油工程(600583)、中海油服(601808)、外高桥(600648)、中国重工(601989)、神开股份(002278)、天海防务(300008)、海锅股份(301063)、中国铝业(601600)、宝钢股份(600019)、包钢股份(600010)、华菱钢铁(000932)等。
相关企业: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十种有色金属、原油、产量、新增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数量、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生产总值
一、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概述
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是指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在海洋环境下进行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的大型工程装备。海洋石油工程装备体系包括钻井平台、水下钻采设备、生产平台、油气外输系统和海工辅助船等,其中水下钻采设备主要包括海洋立管、水下井口、井控装置及海洋集输系统等,生产技术难度大,市场高度集中,长期以来一直被美国等发达国家垄断。
二、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发展历程
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始于1960年代,主要以浅海油田开发为主,依赖进口装备和技术。1970年代,自主建造了第一代坐底式钻井平台“勘探1号”,但整体技术落后,关键设备依赖国外。改革开放后,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如与外资合作开发南海、渤海油田。1990年代,国产自升式钻井平台逐步应用,但高端深水装备仍依赖进口。21世纪初,国内需求增长推动行业加速发展,自主建造了“海洋石油981”等深水装备。2008年后,国家政策支持装备国产化,部分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如半潜式平台、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国家加大深海油气开发力度,自主设计建造了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半潜式平台“蓝鲸1号”。同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开始应用,如远程监控、自动化钻井系统。2020年以来,“双碳”目标推动行业向绿色化转型,发展低碳技术(如CCUS)、海上风电融合装备,并加速深海、极地油气开发。国产高端装备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形成全产业链竞争力。
三、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政策
海洋石油工程装备作为海洋工程装备的一种,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例如,2024年2月,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贯彻落实措施》,提出要加快海工产品谱系化能力建设,提升取得技术突破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化步伐,扩大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圆筒型钻井储油平台、浮式储油船等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系列化、批量化生产。加快研发新型海洋工程装备,集中力量突破深水海洋工程装备钻井船、高附加值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等高端装备。2024年11月,工信部等十二部门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要加速5G在海洋渔业、智能船舶、海上交通、海上执法、海上能源、海洋生态环境、海上救助打捞等领域创新应用。推动适用于海洋环境的5G网络设备及终端研发,深化5G与无人艇、海洋监测浮标、钻井平台等海洋设备融合应用。
四、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产业链
海洋石油工程装备产业链上游环节主要为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提供设计和原材料支持。其中,原材料包括钢铁、金属、防水材料、防冻材料等;核心零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锚链、钻采系统、定位系统等。产业链中游为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下游为油服服务和油气运营商。在完成产品的设计、生产后,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可将产品提供给油服企业或油气运营商,因此其市场规模受油服企业和油气运营商的影响较大。
金属作为海洋石油工程装备的基础原材料之一,为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保障。有色金属是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随着当前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有色金属需求量不断提高。数据显示,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从2015年的5155.82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7919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4.88%。2025年1-2月,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293.9万吨,同比增长1.4%。未来,随着海洋石油开发不断向深水、超深水领域推进,以及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提高,金属材料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是海洋石油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效率和成本。近年来,我国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有效实施,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保持增长,能源供应基础持续夯实,能源保障全面增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原油产量为2.13亿吨,同比增长1.8%,原油连续三年稳产2亿吨以上。2025年一季度,中国原油产量为0.54亿吨,同比增长1.1%。未来,随着深水油气开发加速和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将带动原油产量持续增长。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五、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发展现状
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海洋工程作为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载体,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增海洋工程数量为1038项,同比增长49.78%。其中,新增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数量为27项,同比增长58.82%。海洋油气开发工程作为海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当前,海洋油气已经成为我国及全球油气增产量最大来源,全球深水油气田处于超深水快速上产阶段,我国也已经形成全海域3000m深水油气开发工程能力体系。未来,随着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工程项目的持续扩容,将带动海洋油气开发相关工程装备需求的增长。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的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的制造活动。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32亿元,比2023年增长9.1%。海洋油气工程装备作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国家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海洋经济的重视,以及重点企业持续攻克技术难关,我国形成了多项海洋油气装备标准化、系列化技术成果。我国深水和超深水油气装备设计建造能力不断取得关键突破,相继建成国内最大作业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全球首座10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以及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等一批大型海洋装备。2024年,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需求再攀新高。装备利用率远优于全球平均水平。移动钻井装备利用率为93%;起重船、铺管船、水下支持船利用率分别为73%、86%、77%。未来,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市场需求预计依旧强劲,装备利用率将再创新高。
六、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已形成以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为主导、专业化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主要代表企业包括海油工程、中海油服、外高桥、中远船务、中国重工、海锅股份、神开股份、天海防务、中国船舶、大连船舶重工、招商局重工等。这些企业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生产储运装备、工程服务等细分领域各具优势,其中,海油工程和中海油服作为中海油旗下核心企业,在海洋油气田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1、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是国内唯一集海洋油气开发工程设计、采购、建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液化天然气、海上风电、炼化工程等为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也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海洋油气工程总承包商之一。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公司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海洋能源工程公司”的愿景和“以设计为龙头的EPCI总包能力建设为唯一核心,以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引领能力建设为两个基础,以国际化、深水化、新产业化为三个发展方向,以人才、市场、成本、风控、信息化建设为五个抓手”的发展策略,系统形成了以“大型起重铺管船舶序列”“1500米级深水作业ROV序列”“建造场地及建造施工装备”等为核心的十大装备、以“深水浮式平台技术”“水下系统及产品技术”“超大型海上结构物及模块化技术”等为核心的十大技术,先后为中国海油、康菲、壳牌、沙特阿美、巴国油、Technip、MODEC、FLUOR等众多中外业主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业务涉足2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2024年海油工程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为271.7亿元,同比增长20.1%。
2、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钻井承包商,也是国际知名钻井承包商之一,主要提供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陆地钻机等相关钻完井服务。截至2024年底,共运营、管理六十二座钻井平台(包括四十八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十四座半潜式钻井平台)等装备。2024年全球钻井市场保持稳定增长,需求增量主要在半潜式平台。公司紧抓海外市场机遇,着力开拓大额度、长周期、高价值海外项目,以资源利用效能“新突破”夯实“产业控制力”,持续推进“海洋装备设计建造中心”建设,促进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中海油服钻井服务营业收入为132.07亿元,同比增长9.44%。
七、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升级与智能化转型
随着全球能源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将加速技术升级。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装备远程监控、故障预测和自动化操作,提高深海勘探与开采效率。同时,国产高端装备(如深水钻井平台、水下生产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将增强,逐步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2、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行业将向绿色化转型,重点发展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装备。海上风电、海洋能开发等多元化能源装备需求增长,传统油气装备也将优化能耗结构,减少碳排放。此外,环保型材料与防污染技术的应用将加强,如智能防泄漏系统、生态友好型钻井液等,以符合全球环保法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3、深海与非常规资源开发加速
随着近海油气资源逐渐减少,深海、超深海及极地油气勘探成为重点。中国将加大深水装备(如FLNG、深水半潜式平台)的研发投入,并推动南海等区域商业化开发。此外,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的工程装备需求上升,带动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推动行业向更复杂环境领域拓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海洋石油开采前景及规划,三大油企海洋石油规划,2025-2031年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