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事件】《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和质量奖管理办法》发布,推动化工行业高质量转型
4月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印发《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和质量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此奖项是经中央批准,行业内质量管理领域最高奖项。
根据《管理办法》,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和质量奖包括“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和“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奖”,评选周期为2年,主要评选对象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其中,“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奖”主要授予为推动行业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促进行业质量提升上具有显著示范带头作用的组织、项目和为行业质量发展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主要授予石油和化工企业在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持续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成效、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石化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此奖项完善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奖励制度,激励石油和化工行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科学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应用先进质量技术,促进质量创新,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引导全行业积极践行“质量强业”,持续推动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提升,为加快推进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提供坚实质量支撑。
点评:化工行业,作为现代工业的坚实基石,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从石油冶炼到钢铁制造,从建筑建设到国防安全,从电力供应到汽车制造,其丰富的产品和技术为这些关键领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与保障。这些化工产品,或作为原料,或作为助剂,或作为溶剂,在现代化工业的生产与制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化工行业发展仍有较大差距。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高端产品、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产品尚无法满足需求,产品结构优化、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压减的任务仍然艰巨。同时,西方国家供应链“去中国化”及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封锁遏制将更加频繁,国际竞争格局将更趋激烈。国内资源环境的制约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迫使国内经济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速提档。科研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原始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工程化能力差距明显,成为制约我国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短板等。以上因素无一不要求化工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管理办法》的发布,为化工行业树立明确的质量标杆,引导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化工行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管理办法》通过强调全流程质量控制,增强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能力,促进了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升级。《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重点政策】生态环境部公布《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行业趋向规范化发展
4月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排污许可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并将于7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重点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
4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加强中试标准统筹协调,推动成立制造业中试标准化工作组。编制化工中试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指导各地规范化工中试项目落地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化工中试项目安评、环评适度包容性审批,破解化工中试项目审批难、周期长等难题。
【重点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升化工行业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产业化能力
4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在石化化工、医药、船舶、电子等重点行业,围绕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更新一批先进设备,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同时面向石化化工等已出台取(用)水定额国家标准的行业,推进工业节水和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工业冷却循环系统和废水处理回用等系统,更新一批冷却塔等设备。此外,推动石化化工老旧装置安全改造。推广应用连续化、微反应、超重力反应等工艺技术,反应器优化控制、机泵预测性维护等数字化技术,更新老旧煤气化炉、反应器(釜)、精馏塔、机泵、换热器、储罐等设备。妥善化解老旧装置工艺风险大、动设备故障率高、静设备易泄漏等安全风险,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重点事件】2023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名单公布 多项石油和化工技术入围
4月8日,科技部官网公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100号》,并宣布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其中,“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初评建议为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制造核心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两项成果初评建议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项目中,化工与轻纺组有7项。它们分别为:香兰素和缓释香精高效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千吨级纺织用海藻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高性能储能电池多尺度性能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离子液体强化反应和分离新过程及产业化应用、氮掺杂炭负载型加氢催化剂创制及应用、静电气喷纺亚微米纤维材料宏量制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聚合物熔体纳米纤维绿色高效制造技术及应用。
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化工组项目有4项,分别为: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制造核心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气体净化膜材料的创制及应用、锂电前驱体反应结晶新装备开发及高端正极材料智能制造。
【重点事件】常州市涂料协会确认2024年工作重点
4月8日,常州市涂料协会五届三次会员大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常州召开,会上,常州涂协会长王留方作了协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协会2023年的工作,部署安排了今年的工作重点。
王留方介绍说,2023年常州涂协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理事会的领导和全体会员的积极参与下,广泛开展行业调研,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反馈行业的经济运行现状以及企业的诉求,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和化学检验员技能等级培训,引导会员企业自主参与协会安全生产互助管理,定期开展风险研判、隐患互查,共同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切实提高了化工岗位人员的理论和实操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党建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协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重点事件】第十六届钾盐钾肥年会在首都北京召开
4月11日,第十六届钾盐钾肥年会在首都北京召开。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王孝峰指出,我国钾盐钾肥行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盐湖钾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钾肥行业的格局也已经到了一个新动能转换、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把中央精神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协调好扩大内需、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将成为2024年钾肥行业工作的重要任务。
王孝峰指出,今年全行业要全力提升行业高质量供给能力,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速推进境外钾肥项目开发,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认真履行好“双向服务”职责等七项重点工作。要推动钾肥行业高质量供给,首先要有可开发利用的钾资源,建议国家资源部门保持勘探开发投入强度,加强低品位钾资源和深部资源勘探,以及海相成钾和新型杂卤石的勘探开发力度,持续增加盐湖钾资源储量。其次要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的关键传统设备,实施更新改造和替换升级,提升资源采收率。稳定国内钾肥平稳生产,还需要保障钾肥用水、电、天然气的直供量,稳定生产要素供应,解决国内钾肥生产要素季度性不足的问题。最后提倡加大钾肥储备,包括资源储备和产品储备,提升我国钾肥供应的应急保障能力。
境外开发钾资源是解决我国钾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王孝峰要求协会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争取从国家层面指导企业有序推进境外钾资源开发,解决境外钾资源开发中遇到的国别政策待遇、融资困难、进口资质、出口设备建材等方面的问题,争取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开展海外钾盐基地的建设,在现有开发项目基础上,优中选优,促进合作,形成合力,切实提升中资企业境外钾肥的生产能力。加强境外钾肥基地对国内供应的有力补充,实现钾肥供应国内、国际的双轮驱动,提升我国在国际钾肥市场的话语权。继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工作,计划组织企业前往新加坡、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研讨交流,进行钾肥加工情况调研;组织走访境外钾肥开发项目,赴老挝对境外钾资源项目进行调研,通过调研走访,增强与跨国企业互动、学习和交流。
【重点事件】2024年氟化工新材料协同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加快推动氟材料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
4月11日,2024年氟化工新材料协同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会上,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聚焦氟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共商产业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之策。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吴周安指出,过去几年来,我国氟材料行业科技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许多技术获得了突破,特别是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我国PVDF、六氟磷酸锂等相关氟材料与新能源之间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协同发展,成功支撑了我国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使我国快速成为世界新能源、电动汽车制造大国。面对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国际履约带来的挑战,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政策压力等新的形势,未来我国氟材料行业必须改变简单的低端化规模扩展的理念,依靠上下游协同创新,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健康发展。
当前,氟化工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一方面在制冷剂、清洗剂等传统领域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在新能源用材料、5G通信等新兴产业中攻城略地。
“‘卡脖子’问题,一大半是卡在材料上。”氟乐泰科(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室主任巫文强说。以氟橡胶为例,聚四氟乙烯密封垫等含氟密封材料是电解水制氢电堆的关键部件;高洁净、耐高温全氟醚橡胶可用于制造半导体部件;柔软舒适的氟橡胶可用于手表表带等可穿戴设备外壳……攻克氟新材料关键技术是助力下游国产高新产业自主发展的关键一环。
对此,浙江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庆华也补充表示,含氟材料还已经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电池隔膜、电池粘接剂等多个领域,可显著改善电池的高低温性能,提高电池的循环效率和安全性能。“含氟材料具有天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作用独特。”他认为,围绕锂电池应用开发相关含氟新材料,是氟化工行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趋势。
【重点事件】2024中国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大会召开,化工园区从创新化、协同化、绿色化、安全化四方面发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4月11日,于江苏泰兴举办的2024中国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要从创新化、协同化、绿色化、安全化四方面发力,不断推进行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作为行业发展的主阵地,化工园区承担着行业可持续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任务和功能。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表示,近年来,化工园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成就喜人,园区布局结构显著优化,规范化水平、智慧化水平、绿色化发展水平均得到了全面提升。根据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所做的全国性调研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由各省公布的已认定化工园区为663家。截至2023年底,已认定化工园区全部达到C级(一般安全风险等级)。同时,李寿生指出,下功夫做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工作,是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化工园区下一步要在四方面下功夫,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一是搭好平台,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培育行业高质量创新力;二是优化布局,强化链式增长模式,提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供给力;三是绿色发展,提升绿色低碳技术水平,培育行业绿色竞争力;四是安全发展,全面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培育行业高效生产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明表示,为促进我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工信部围绕化工园区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化工园区认定工作的持续推进,目前化工园区已成为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化工园区智慧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化工园区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为园区规范化建设和提升带来了强劲的技术支撑。下一步,工信部将着重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化工园区的认定管理工作;二是进一步细化宣贯园区标准,推进园区高质量评价工作;三是以化工园区的智慧化、绿色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
【重点事件】2000吨级半废锅航天炉通过鉴定,解决蒸汽衰减行业难题
4月9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航天2000吨级干煤粉加压气化辐射型半废锅技术”(简称半废锅航天炉)科技成果鉴定会在京召开。该技术由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辐射废锅副产蒸汽稳定无衰减,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
本次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表示,气化炉废锅的蒸汽衰减问题是一项行业难题。本次鉴定的半废锅航天炉在昊源项目实现了超过200天的安稳运行,并且蒸汽产量不衰减,这是里程碑式的重要进展。该技术可以回收能量,产生高品位蒸汽,大大减少燃料煤消耗,不仅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有助于节能减碳,而且为现代煤化工产业不使用燃煤锅炉创造了条件,对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据了解,航天工程公司作为我国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策源地,坚持自主创新,致力于开发适应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先进煤气化技术,先后突破了煤气化装置高可靠性、烧嘴长寿命、煤种适应性和大规模、高压化等难题。2015年,该公司启动辐射废锅气化技术研发,2017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研发过程中掌握了煤灰在辐射废锅内积灰程度的预测方法,研制了管屏组合式辐射废锅结构。尤其针对废锅积灰导致蒸汽产量衰减的行业难题,开发了熔渣冷幕墙技术和振打清灰方案,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成果。该新技术在昊源项目上首次应用即获得成功。
据了解,半废锅流程气化技术正在逐步成为以煤为原料的烃类及合成氨、甲醇合成等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对煤化工转型升级和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发布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明确提出,加快大型先进煤气化和半/全废锅流程化技术的普及推广,有序推动产业改造升级。
【重点事件】硫酸行业出现两个“历史首次”
4月9日,2024年硫产业链春季市场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崇表示,2023年,硫酸行业出现两个历史首次。一是产量方面,2023年,冶炼酸产量达4500万吨,同比上升7.8%,占硫酸总产量的41.2%,历史首次超过硫黄制酸产量。二是消费量方面,工业耗酸5507万吨,同比增长7%,占硫酸总产量的50.4%,历史首次超过化肥用酸量,成为行业的一个里程碑。
2023年冶炼酸产量首次超越硫黄制酸主要是因为冶炼酸企业有很多新建产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硫酸新建产能720万吨,增速加快,其中冶炼酸产能达372万吨,硫黄制酸产能达196万吨,硫铁矿制酸产能为110万吨,在我国去年的新建产能中,冶炼酸产能占据多半。由于冶炼酸新建产能的增加,冶炼酸企业的开工率便较高,大多企业实现了满负荷运行,甚至有的冶炼酸企业开工率可以达到105%,因此冶炼酸产量得到增加。
工业耗酸首次超过化肥用酸是因为工业用酸增长速度,大幅超过化肥用酸恢复速度。得益于新能源的火热发展,未来硫酸行业的需求主要来自磷酸铁锂、湿法镍冶炼、碳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新能源行业。
同时,随着行业出口所需的港口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硫酸出口企业会逐年增多。此外,今年我国硫酸行业已经启动了公铁联运,未来硫酸行业或可探索陆路出口的方式。
【重点事件】青岛能源所硫化物电解质研究取得新进展
4月11日,据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官方公众号,该研究所在硫化物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所制备的多层叠片软包电池循环300次容量几乎不衰减,性能还在继续测试中。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进行2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成型生产线落地筹备工作,并与上下游产业方合作,加速技术的研发和验证过程。力争2026年率先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批量化生产。
【重点企业】10万吨!又一己二腈项目落地锦州
4月8日,辽宁汤河子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吉林省弘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就年产10万吨己二腈项目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辽宁锦州举行。此举将打破国内己二腈依靠进口的现状,解决制约尼龙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委书记张雪冬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签约标志着太和区与吉林省弘泰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合作迈出了坚实一步,也拉开了二者深化合作的序幕。太和区要把该项目作为一个重要支撑点、增长点,创造最佳环境、提供最优服务。希望吉林省弘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深化双方合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尽早发挥其领军效应。
太和区委副书记、区长佟盛强在签约仪式中表示,己二腈是生产尼龙66的重要原料,尼龙66可以用来生产许多产品,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工程塑料、汽车子午线、高性能涂料和特种服装纤维等。此次计划投资的己二腈项目在汤河子化工园区将形成更为完整的尼龙66产业链,项目的落户将进一步提升园区的产业链关联度和高端项目集聚度,有利于助推国家提倡的高端制造业发展和全产业链项目发挥新质生产力。
此次签约的年产10万吨己二腈项目,采用丙烯腈电解法,原材料丙烯腈距离近(在盘锦直线距离50公里)。总投资15亿元,采用产学研一体化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年均利润总额5亿元。己二腈专利技术及生产经验方面有着国内领先优势。产品质量能满足化纤级己二胺的生产要求,装置安全稳定,环保排放标准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收率显著提高,有辽宁汤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要素保障,己二腈的生产成本具有了国际竞争力。
辽宁汤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表示通过与吉林省弘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的年产10万吨己二腈项目,旨在形成一条较长的高技术精细化工产业链。该产业链向上可延伸到石油化工领域,向下可延伸到尼龙纤维、工程塑料、新型聚氨酯材料等领域。
【重点企业】英威达宣布拟剥离尼龙纤维业务
4月9日,尼龙66和聚丙烯生产商英威达宣布拟剥离尼龙纤维业务,根据英威达的公告,此次剥离资产包括安全气囊纤维、工业丝、CORDURA®(高性能面料)业务,以及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工厂:美国特拉华州的锡福德工厂、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马丁斯维尔工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金斯顿工厂、英国的格洛斯特工厂以及中国上海的青浦工厂。
英威达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方思齐表示,“尼龙纤维是很不错的业务板块,那些拥有不同侧重和能力的公司可以赋能该业务,使其创造更大的价值。如果经过这一流程,其他公司无法给出更高的估值,我们将继续运营该业务。”
英威达表示,若此次剥离计划顺利进行,将简化主营业务,并强化其对上游尼龙和丙烯业务长期竞争地位的关注。
不过,英威达认为,尼龙纤维业务是英威达目前重要的业务板块,预测此次可能的交易的最后结果还为时过早。
【重点企业】湖南福邦千吨级LiFSI已投产
4月11日,新宙邦控股子公司湖南福邦千吨级LiFSI已投产,同时公司与战略投资者日本触媒和丰田通商达成了未来扩产1万吨产能的意向,从而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型锂盐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重点企业】为湛江一体化基地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巴斯夫与中国能建广东院签署25年购电协议
4月11日,巴斯夫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广东院”)签署了一份为期25年的购电协议,为其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新一体化基地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这是双方继2023年9月签署合作意向书后,在可再生能源合作方面的进一步深化。
该协议是巴斯夫完成为其整个湛江一体化基地供应100%可再生能源电力所需购电协议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巴斯夫继2023年6月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合作意向书后的又一中德低碳合作典范。
巴斯夫高级副总裁、中国新一体化基地兼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诚柯表示:“巴斯夫致力于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此次与中国能建广东院建立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巴斯夫朝着宏伟气候保护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巴斯夫致力于将湛江一体化基地建设成为全球化工行业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灯塔项目。我们将与中国能建广东院携手,推动更多低碳倡议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为广东‘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
【重点企业】NEXTCHEM (MAIRE) 将其专利绿色氨技术与 VALLOUREC 的氢气储存系统相结合,为 "POWER-TO-X" 项目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4月8日,MAIRE宣布,NEXTCHEM(可持续技术解决方案)将通过其子公司NextChem Tech与能源市场顶级管线解决方案领军企业Vallourec达成合作,将NEXTCHEM的专利绿色氨技术与Vallourec的Delphy储氢技术进行整合,并实现商业化。合作双方将探讨如何将Delphy储存解决方案纳入NEXTCHEM作为全球技术提供商参与的“Power-to-X”和绿色氢项目。这一合作伙伴关系将聚焦于NEXTCHEM的专利绿色氨生产技术与Vallourec的大容量氢气储存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
NEXTCHEM的绿色氨技术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无碳氨,从而摆脱传统基于化石燃料的工艺。就资本支出(CAPEX)而言,NEXTCHEM的技术是最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之一,其具备完整的模块化形式,并采用成熟设计以及其他可用于培训和工艺监控的数字解决方案。NEXTCHEM的技术已经在多个工厂得到应用,拥有强大的技术参考基础。
NEXTCHEM的技术与Delphy地下储存系统相互搭配,将能够为绿色氢生产商和工业客户提供安全、高效和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
【重点事件】韩国将对自华进口苯乙烯单体进行反倾销调查
4月9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告示上述调查决定。苯乙烯单体是用于制造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的关键石化原料。两家韩国公司上月22日向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称其因自华进口的苯乙烯单体价格过低而遭受损失。消息指出,韩贸易委员会已向4家调查对象企业发送询问函,并要求这些企业在今后三周内提交参与调查申请书。反倾销调查通常耗时10-12个月。
【重点事件】欧盟对华烷基磷酸酯作出反倾销初裁
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于4月9日对原产于中国的烷基磷酸酯(Alkyl Phosphate Esters)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45.1%~68.4%的临时反倾销税,税率详见附表。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ex 2919 90 00(TARIC编码为2919 90 00 50和2919 90 00 65)和3824 99 92 (TARIC编码为3824 99 92 38)项下的产品。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19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
【重点事件】国际航行船舶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业务在洋山港完成
4月10日,在上海洋山港三期码头,中国首艘、世界最大的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顺利向靠泊上海洋山港冠东码头的“阿斯特丽德马士基”轮完成首次“船-船”同步加注作业。
近年来,航运业积极推进绿色燃料替代,通过LNG石化燃料作为过渡选项,推进绿色燃料的使用,最终实现船运行业净零排放的目标。MAERSK等国际航运企业作为大宗消费品物流运输的主力单位,其发展、应用可持续燃料,为实现终端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生命周期的净零排放付诸的努力,在为客户产品赋能的同时,也为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深远的基础
上海洋山港也一直对实现运输行业低碳发展非常重视,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的LNG“船对船”加注港口,自去年就开始准备甲醇燃料的加注,并在今年2月进行了演习,加注作业的顺利完成,是洋山港对可持续船舶燃料补给服务积极发展和对行业服务标准不懈探索的体现,此次加注不仅填补了国内新能源燃料标准的空白,也对行业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周刊系列
行业动态是整个市场的大环境,一个微弱变化就可能导致市场格局的动荡,行业周刊汇聚一周最全面的产业资讯,报道最新、最快产业动态,帮助您积极把握市场变化。行业周刊以产业链全景为出发点,从重点政策、重点企业、重点数据、重点技术、重点事件等方面定期梳理要闻,帮助您及时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指向、行业动态、企业动向、技术趋势、价格波动、供需变化等。
版权提示: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