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人,对外来产品的顾虑,光明牛奶是不可替代的”
“我自己随便找便宜的喝,但给孩子就买光明的,最好还是鲜牛奶”
作为上海老牌乳业龙头企业,光明乳业给好几代上海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依然只信赖光明。
不可否认,光明确实风光过,在我国乳业江湖里,光明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光明奶站、冰淇淋奶砖等代表的就是妈妈的味道,在不少人的记忆中,光明就是优质牛奶的代表。但现在,光明却被蒙牛和伊利甩出了好几条街,公司的财务状况也迷雾重重,产品更是局限一隅。
一、辉煌过上海滩的光明乳业,如今掉了队
光明乳业,起源于1911年英国人创立的上海可的牛奶公司,那时,伊利和蒙牛还没成立。到2002年,光明乳业强势登陆主板上市,当时光明乳业营收规模就高达50.22亿元,超过了伊利与蒙牛之和,甩他们好几条街。
但风水轮流转,现在的光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荣光。2017年,伊利和蒙牛的营收分别高达680亿和602亿,而光明只有216.7亿。在公司市值方面,蒙牛和伊利均超过了千亿,而光明只有区区100多亿。在市场份额上,伊利和蒙牛形成了双寡头垄断地位,2018年份额分别为23.6%和22.4%,尽管光明位居第三,但市场份额仅有4.2%,只有喝汤的份。再后面就是养元、娃哈哈、旺仔、雀巢、新希望等。
二、光明深陷财务疑云
通过光明乳业的年报数据,我们也发现一个很诡异的事情,就是公司手握大把的货币资金,却仍在大幅举债。
2017年和2018年,公司货币资金有34亿元和41亿元,公司的短期借款为31亿元和38亿元,同比增长169%和23%,公司长期借款为4亿元和9亿元,同比增速为-4%和127%,最近两年增长明显。
那么为什么公司有钱,却还要大幅举债呢,借的这些钱都干什么了?对于此事,上交所也对光明乳业进行了问讯,从公司的回复中我们能得到几个重要信息。
第一,公司借款增加,主要是因为2018年海外子公司新莱特扩大投资向当地银行借款16.28亿元,以及光明乳业国际回购原第三方投资者持有的子公司光明牧业45%股权,折合人民币19.41亿导致。
第二,并不是光明乳业有钱不还,而是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监管规定,目前尚无法直接由境内资金汇往境外进行还款。对此,光明乳业也出了办法,就是打算通过向子公司光明乳业国际增资等方式,由光明乳业国际归还境外借款,但是还款时间未定,是不是很奇葩!
债务的大幅攀升必然导致利息费用的激增,通过年报数据我们发现,光明乳业2017光2017年和2018年,利息费用就高达2.6亿元和2.4亿元,但利息收入却只有0.37亿元和0.5亿元。对于超40货币资金的去向,光明乳业也没有给出答案。短期,只能面对高额的利息成本。
那么,光明乳业为何要大规模举债来扩大国外业务呢?因为公司业绩下滑明显,寄希望于国外业务扩张。2016-2018年,光明乳业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6.2亿元和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6%、10.1%和-44.9%。而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公司的王牌产品衰败了。光明乳业2009年推出的明星单品莫里斯安,在连续5年双位数增长后,在2016年收入开始呈现两位数下滑, 2018年光明酸奶销量为70万吨,同比下滑14%,即使请刘昊然代言也无济于事。这主要是行业竞争的加剧,莫斯利安在蒙牛纯甄、伊利安慕希的疯狂挤压下,毫无抵抗力。
第二,公司产品局限于一隅。尽管莫斯利安是光明的旗舰王牌产品,但公司赚钱的业务却是低温奶业务。2016年,光明低温事业部盈利约7亿元,而常温事业部盈利不到3亿元,远低于低温事业部。由于低温奶保存时间段,再加上我国冷鲜运输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光明的产品很难向偏远的四五线市场拓展,所以,这大大限制了公司的扩张。
三、总结
手握大笔资金却还在大幅举债,导致光明乳业财务费用激增,这在公司业绩下滑下,犹如雪上加霜。但光明乳业至少还是上海人眼中的那个光明,高品质的产品依然得到了当地市场的认可,希望公司能继续坚持做好产品。
2022-2028年中国乳品行业竞争战略分析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
《2022-2028年中国乳品行业竞争战略分析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共十六章,包含乳品地区销售分析,2022-2028年中国乳品行业投资战略研究,市场指标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等内容。
版权提示: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