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拥有所有 产品的唯一著作权,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智研钧略”商标,及唯一官方网站 网(www.xtrasounds.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 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发布的《2024年中国碳中和深度研究——碳市场专题》对中国碳市场运行机制、中国碳交易所发展情况、以及中国碳市场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碳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碳市场配套产业投资机会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2024年中国碳中和深度研究——碳市场专题》意在为碳市场相关参与者以及有意愿进入碳市场相关产业的投资者、研究者等,提供一个了解全球及中国碳市场情况的全面视野。《2024年中国碳中和深度研究——碳市场专题》对碳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 多年连续追踪、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发展历程
通过监测、计算和核查等技术环节将不同行业的企业排放量统一为二氧化碳当量,为以碳排放为核心的产品设计,及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兴起提供了基础支撑。碳市场是基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所强行创造出来的政策性工具。
1997年,全球100多个国家签署了《京都协定书》。《京都议定书》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约机制(JI)和国际排放权交易机制(ET)三种碳排放交易机制,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建设。至此,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
国际排放权交易机制(ET)指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减排义务的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
清洁发展机制(CDM)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简称CER),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在《京都协定书》第三条下的承诺。
联合履行机制(JI)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简称ERU),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简称AAU)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八大区域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情况分析
我国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开始起步的,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条件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定价、交易和清缴规则,主要覆盖了电力、石化、化工、有色、钢铁、造纸、航空、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企业,有效促进了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了社会各界的低碳意识,特别是为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八大区域碳市场累计碳配额成交规模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2月底,国内八大区域碳市场累计碳配额成交量达6.72亿吨,累计成交额达195.96亿元。2021-2023年八大区域碳市场年均碳配额成交量稳定在0.6-0.8亿吨左右。2023年八大区域年成交规模已经明显小于全国碳市场。
第一章全球碳市场形成背景及运行机制分析 6
一、碳市场发展背景分析 6
二、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发展历程 7
三、基于《京都协定书》形成三种碳排放交易机制 8
四、碳配额和碳配额两类基础交易产品的对比 9
五、碳市场促进减排作用的机制 10
第二章全球碳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12
一、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12
二、全球现有不同层级碳市场情况 13
三、全球现有碳市场分布情况 14
四、全球碳市场交易金额规模情况 15
五、全球碳市场规模区域结构 16
六、2023年全球碳市场运行情况简述 17
七、欧盟碳市场发展经验分析 18
第三章中国碳市场相关制度框架及政策分析 23
一、推动中国碳市场建设的战略性政策 23
二、中国碳市场制度框架体系 23
三、中国碳市场相关法规制度内容介绍 25
四、生态环境部门指导碳市场运行的具体政策分析 28
第四章中国碳市场发展历程及运行机制分析 31
一、中国碳市场发展历程 31
二、中国碳市场机制分析 32
三、碳市场的可选制度设计路径分析 33
四、中国各碳交易场所及配额分配机制设计 36
第五章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39
一、八大区域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情况分析 39
二、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情况分析 40
三、碳配额交易的“潮汐”现象。 41
四、区域CCER交易规模情况 42
五、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运行情况 44
六、中国碳市场配套支撑体系分析 44
七、中国发展碳市场的作用 45
第六章中国主要碳交易所发展情况分析 46
一、北京绿色交易所 46
1、北京绿色交易所简介 46
2、北京绿色交易所碳交易及配套业务布局 46
3、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试点碳交易情况 48
4、北京绿色交易所—全国CCER交易建设情况 50
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51
1、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简介 51
2、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展历程 51
3、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交易及配套业务布局 52
4、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试点碳交易市场情况 53
第七章中国碳市场发展方向分析 55
一、全国碳市场将进一步扩容 55
二、试点区域碳市场继续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提供实践经验 56
三、CCER交易量将明显增长 56
四、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配额分配方式 57
第八章中国碳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58
一、碳市场的活跃度有待提高 58
二、碳价格发现功能有待加强 58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及碳泄漏挑战 59
第九章中国碳市场配套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61
图表目录
图表 1:1990-2022年全球GDP与碳排放量走势 7
图表 2:京都议定书三种碳市场机制 10
图表 3:碳信用和碳配额的对比 11
图表 4:全球碳市场发展历程 14
图表 5:全球不同层级碳市场情况 15
图表 6:2023年全球碳市场发展状况一览 16
图表 7:2018-2023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金额 17
图表 8:2023年全球碳市场成交金额区域结构 18
图表 9:欧盟碳市场发展四个阶段 20
图表 10:我国碳市场制度框架体系 26
图表 11:中国碳市场主要法规制度内容介绍 27
图表 12:部分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指导碳市场运行的具体政策 29
图表 13:中国碳市场发展历程 33
图表 14:中国碳市场机制示意图 34
图表 15:碳市场一、二级机制设计的简要示意 36
图表 16:中国各碳交易场所及配额分配机制设计 38
图表 17:2021-2024年2月中国八大区域碳市场累计碳排放配额成交情况 40
图表 18:2021-2023年全国碳市场CEA成交情况 42
图表 19:2022年1月-2024年2月全国碳市场CEA月度成交情况 43
图表 20:2018-2023年中国区域CCER成交量 44
图表 21:2023年1月-2024年1月中国区域CCER月度成交量 45
图表 22:2023年1月-2024年3月北京试点碳交易市场各类产品成交量结构 50
图表 23:2023年1月-2024年3月北京试点碳交易市场产品成交情况 51
图表 24:2023年1月-2024年3月上海试点碳交易市场SHEA成交情况 55
◆ 本报告分析师具有专业研究能力,报告中相关行业数据及市场预测主要为公司研究员采用桌面研究、业界访谈、市场调查及其他研究方法,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并且结合 监测产品数据,通过智研统计预测模型估算获得;企业数据主要为官方渠道以及访谈获得, 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做最大努力的追求,受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只提供给用户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公司对该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承担法律责任。
◆ 本报告所涉及的观点或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证券或基金投资建议。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或证券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观点产出及数据分析基于分析师对行业的客观理解,本报告不受任何第三方授意或影响。
◆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 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过往报告中的描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 可发表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或文章。 均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 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读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任何机构或个人应对其利用本报告的数据、分析、研究、部分或者全部内容所进行的一切活动负责并承担该等活动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或伤害。
01
成立于2008年,具有15年产业咨询经验
02
总部位于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专家资源和区位优势
03
目前累计服务客户上万家,客户覆盖全球,得到客户一致好评
04
不仅仅提供精品行研报告,还提供产业规划、IPO咨询、行业调研等全案产业咨询服务
05
精益求精地完善研究方法,用专业和科学的研究模型和调研方法,不断追求数据和观点的客观准确
06
不定期提供各观点文章、行业简报、监测报告等免费资源,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公司使命
07
建立了自有的数据库资源和知识库
08
观点和数据被媒体、机构、券商广泛引用和转载,具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
品质保证
是行业研究咨询服务领域的领导品牌,公司拥有强大的智囊顾问团,与国内数百家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专业的团队和资源,保证了我们报告的专业性。
售后处理
我们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只需反馈至 电话专线、微信客服、在线平台等任意终端,均可在工作日内得到受理回复。24小时全面为您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及时解决您的需求。
跟踪回访
持续让客户满意是我们一直的追求。公司会安排专业的客服专员会定期电话回访或上门拜访,收集您对我们服务的意见及建议,做到让客户100%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