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新基因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影响了全球超过230万人。由于MS的临床特征不同且现有治疗效果差,因此鉴定MS的生物标志物以帮助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科学家开发出诊断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新方法
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病率均有上升趋势。孤独症已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儿童精神疾病第一位。
科学家利用多区域转录组揭示灵长类动物衰老与社会环境的特征
衰老往往伴随着大量社会行为与生物变化,包括认知能力、健康和寿命的下降。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这表明大脑中与年龄相关的变化可能是这些疾病发病机制的因素。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利用灵长类动物大脑的多区域转录组分析,揭示了灵长类动物衰老和社会环境的特征。
我国科学家发现原始生殖细胞增殖新机制
了解人类原始生殖细胞(hPGCs)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对于研究不孕症和生殖细胞肿瘤发生至关重要。许多RNA结合蛋白(RBP)和非编码RNA在hPGC发育过程中特异性表达功能。然而,这些RBP和非编码RNA在hPGC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仍不清楚。
新研究确定了导致阿尔茨海默症中神经毒性的蛋白质
众所周知,tau蛋白是神经纤维缠结的主要组分,也是阿尔茨海默症等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标志物。然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tau蛋白传播所涉及的细胞机制仍知之甚少。
科学家发现可能触发宿主免疫反应的蛋白质
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表示,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名为鸟苷酸结合蛋白(GBP)的蛋白质介导病原体选择性地激活炎症小体以触发宿主防御和先天免疫反应。
我国科学家揭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新机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功能蛋白神经元导航蛋白2(NAV2)主要调节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生长、迁移和再生。而NAV2在RA中的具体作用仍然未知。近期,澳门科技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的联合科研团队揭示了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新机制。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针对实体瘤的纳米药物疗法
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来自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针对实体瘤的纳米药物疗法,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成功率。
我国科学家开发新型吸入式核酸纳米递送系统治疗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是进行性的间质性肺病并伴有持续的肺功能损伤。目前全球约有500万人患IPF,平均中位生存期为3~5年。迄今为止,上市药物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且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弱推荐药物,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