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检测系统建设,建设健全气象卫星和雷达业务体系,持续提升综合应用水平,我国气象服务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我国气象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突破400亿元,随着行业的稳健发展,收入规模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据中国气象协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气象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一、定义及分类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信息为基础,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将气象信息加工成为适应不同行业和用户需求的气象产品,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气象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来划分,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科技服务,构成了气象服务行业的完整框架,为社会各领域提供全面的气象信息支持。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气象局对气象服务行业进行产业宏观规划方面的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行业体制改革、促进行业技术发展等宏观管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工业发展战略、拟订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等宏观管理。中国气象局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是气象服务行业的全国性自律性组织,对行业进行技术标准、行业推广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负责气象服务行业产业及市场研究、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推动行业对外交流等工作。
2、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气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国家和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扶持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持续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如《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加强渡运安全治理打造更高水平“平安渡运”的通知》等政策中,提出要大力推动气象服务在医疗、航运等行业的应用和发展,实现相关气象数据信息共享,推动各行业稳健发展。
三、行业壁垒
1、信息壁垒
由于气象数据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敏感性,长期以来主要由气象部门负责采集、处理和分析,这使得其他气象服务机构在获取这些数据时面临诸多困难。气象部门对数据的垄断,导致了其他机构难以获得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从而限制了它们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种信息壁垒不仅阻碍了气象服务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也影响了气象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技术壁垒
气象服务涉及数据处理、模型构建、预报预测等技术,这些技术通常需要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积累。由于气象形成和演变的复杂性,这些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对于没有相关技术和人才支持的气象服务机构来说,难以达到高标准的服务质量。同时,气象服务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也要求相关机构不断投入研发,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竞争力。这种技术壁垒限制了气象服务行业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资质壁垒
气象服务涉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政府对气象服务机构的资质要求非常严格。这些资质要求通常包括技术实力、人员资质、设备条件、管理经验等多个方面,需要经过权威机构的认证和审核,企业获得从事气象服务的资格较难。同时,气象服务还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服务质量和准确性。这些标准和规范也是行业资质壁垒的一部分,对气象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发展历程
我国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历经了多个阶段。从建国初期的艰苦创业,气象事业迅速恢复并建立起基本框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随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气象服务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覆盖面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气象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多,服务手段也日趋多样化。进入新时代,气象服务行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预报准确性,拓展服务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气象保障。这一发展历程展现了我国气象服务行业不断适应时代需求、创新发展的历程。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气象服务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气象观测设备、数据处理设备、通信设备以及相关的软件和技术服务,是气象服务得以进行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对于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获取、高效处理以及及时传输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上游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为气象服务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气象服务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气象服务行业产业链中游环节主要包括气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气象预报和预警的生成。这一环节是气象服务行业的核心,通过将原始气象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气象信息,为下游应用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行业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农业、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城市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行业。农业方面,气象服务为农作物种植和灌溉等提供指导;交通运输领域则依赖于气象数据进行航线规划和调度;电力能源方面,气象信息用于预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效率;城市管理需要气象数据来优化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方面,气象数据也起到了监测和预警的作用。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华云气象前身是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由中国气象局1992年独资兴办、科技型、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运营企业。华云气象主要从事气象探测、卫星遥感、气象雷达、信息与气象服务、雷电监测与防护、农业与人工影响天气等业务,是亚洲区域门类齐全的气象探测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华云气象充分发挥气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用,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在行业内逐步形成了显著的品牌效应,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也得到日益提升,为我国气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现阶段,华云气象已形成气象装备、卫星工程及遥感应用、气象信息为主的三大产业,并在环保、水利、农业、民航等专业领域积极拓展,抢占市场份额。
(2)无锡九方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九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根植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由清华大学持股的专注于大气、海洋预报与商业气象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先行的集超级计算、数值模拟、人工智能于一体,为商业气象、智能环保、交通航运、防灾减灾、智慧城市、金融保险等行业提供气象解决方案的技术供应商。
商业气象服务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需求大量人才和资本的投入,为进一步加强商业气象服务技术水平,九方科技打造了自研的智能网格气象预报平台,可以提供精细化、定制化的区域气象预报,为此,九方科技面向不同行业打造定制化的气象服务产品,包括面向大气环保行业的空气质量数值模拟云平台、区域级污染物溯源与扩散平台,面向远洋交通的智能化远航航运气象导航平台,面向金融投资机构的九方气象社等。
六、行业现状
2012年以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布局适当、运行可靠的全球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建成,为气象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检测系统建设,建设健全气象卫星和雷达业务体系,持续提升综合应用水平,发展提速,我国气象服务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我国气象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突破400亿元,随着行业的稳健发展,收入规模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据中国气象协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气象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市场需求稳健增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日益旺盛,从农业种植、交通运输到旅游规划,都离不开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这种持续增长的需求不仅推动了气象服务技术的创新,也促使气象服务机构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市场需求的增长也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加入。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为气象服务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是行业持续繁荣的重要保障。
(2)利好政策频发
政府高度重视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利好政策,为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政策不仅加大了对气象服务行业的财政投入,还推动了气象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气象服务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政策还鼓励气象服务机构与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气象服务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利好政策频发为我国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行业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坚实保障。
(3)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提升
气象服务作为产业链的一环,其上游涉及设备供应、技术研发,中游包括数据处理和预报生成,下游则直接服务于农业、交通、旅游等多个行业。近年来,各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不仅能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处理,还能推动服务内容和模式的创新。产业链协同发展还加强了行业内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了整个气象服务行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2、不利因素
(1)技术研发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气象预测、监测和数据分析等领域,高精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对提升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当前,尽管我国气象科技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全球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差距,特别是在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和预警方面。这种技术上的不足可能导致服务准确性下降,进而影响气象服务在农业、交通、旅游等行业的应用效果。因此,技术研发水平的不足限制了气象服务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不利因素。
(2)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气象服务在普及率、覆盖率和个性化程度方面仍有待提高。在偏远地区和特定行业,气象服务的可及性不足,可能导致这些地区和行业在面对气象风险时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此外,服务体系的不完善还可能影响气象服务产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限制了气象服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因此,服务体系的不完善成为了制约我国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市场的开放和需求的增长,国内外气象服务机构纷纷涌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对于国内气象服务机构来说,面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冲击和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因此,市场竞争的加剧给我国气象服务行业带来了挑战,要求行业内的企业和机构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八、竞争格局
我国气象服务行业整体的市场集中度较低。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企业总体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由具有全国范围服务能力和强大技术实力的大型企业组成,如中国气象局下属的企业和一些国内外知名的气象科技公司。这类企业拥有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数据处理技术和专业人才团队,能够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并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二梯队是由一些区域性或专业性的气象服务企业组成,这类企业通常与当地的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等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气象服务。第三梯队则是一些小型的气象服务公司,规模相对较小。
九、发展趋势
我国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特点。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气象服务将不断提高预测和监测的精度,满足各行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服务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从传统的农业、交通、旅游等行业向更多领域延伸,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随着市场的细分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气象服务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根据不同行业和用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产品。此外,国际化发展也将成为行业重要趋势,国内气象服务机构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未来,我国气象服务行业将不断创新发展,为各行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气象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3年我国气象服务发展现状分析:行业加快转型升级,业务拓展推动市场规模持续高增[图]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最基本的对象是政府和社会公众,此外气象部门还可以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需求,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需求等提供气象服务。从服务对象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
2023年中国气象服务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商业气象服务领域逐渐兴起,为行业注入新发展动力[图]
决策气象服务是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的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是为公众提供的日常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是为各行各业提供的针对行业需要的气象服务;科技服务是为专门用户提供的特殊需要的气象服务,这四者构成了覆盖全社会全方位的气象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