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加深,近年来,各类博物馆建设如综合性城市博物馆、纪念馆、专题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产业博物馆、私人博物馆等数量快速增长,我国博物馆建设呈现多元化的积极发展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博物馆数量达6091家,同比增长5.53%,博物馆文物藏品达4691.61万件/套,同比增长0.57%。
一、定义及分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的分类标准,博物馆属于“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之“R88文化艺术业”中的“R8850博物馆”行业。博物馆是指收藏、研究、展示文物和标本的博物馆的活动,以及展示人类文化、艺术、体育、科技、文明的美术馆、艺术馆、展览馆、科技馆、天文馆等管理活动。
中国博物馆在1988年前都是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三类,国家统计局也是按照这三类博物馆来分别统计公布发展数字的。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主管部门和专家们认为,在现阶段,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这四种类型是适合的。
二、行业政策
1、行业的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自律组织
博物馆行业的管理体制由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及行业自律组织规范协作构成。目前,对行业进行宏观指导的行政主管部门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博物馆协会。
中共中央宣传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负责从宏观上指导精神产品的生产;负责提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制定政策、法规;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文化和旅游部是博物馆行业的产业主管部门,其职责包括贯彻落实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订文化和旅游政策措施,起草文化和旅游法律法规草案;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拟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管理全国性重大文化活动,指导国家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推广,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外合作和国际市场推广,制定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指导、推进全域旅游;指导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进行行业监管,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等。
中国博物馆协会是由开展博物馆有关业务的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并依法登记的行业性、全国性的非营利社会团体法人。协会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遵守社会道德风尚,遵守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促进博物馆管理水平和博物馆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发挥行业指导、自律、协调、监督作用,维护行业合法权益,促进中国博物馆领域的国际学术业务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博物馆事业科学发展服务。
2、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分发布一系列政策促进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如: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研究成果、中华文化典籍等全媒体传播,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展陈教育水平;建设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国家公共文化云,建设智慧博物馆,打造智慧广电、电影数字节目管理等信息数字化服务平台。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指出:鼓励包含“智慧博物馆建设”在内的的文化产业发展。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如:2024年1月,河南省发布《郑州市推进百家博物馆建设实施方案》,指出: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健全完善全市博物馆体系,持续推动全市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好郑州都市圈、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郑州在省会城市中具有竞争力的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体系。2024年2月,天津市发布《天津市博物馆展览备案管理规定》,指出:加强馆际展览项目交流,整合藏品资源,鼓励联合办展,举办巡回展览,打造精品项目,提升展示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发展历程
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中国现代博物馆行业主要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发展阶段,再到数字化发展阶段的演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博物馆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方式,向公众提供在线展览、数字化文物保护和数字文化传播服务,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传承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四、行业壁垒
1、品牌壁垒
品牌建设是解决博物馆盈利路径的头和尾,“头”——即是解决如何吸引游客来,如何区别于其他同类展馆以凸显自己特色与差异化的问题;“尾”——即是如何通过与本地其他景区形成互动与联动,进而实现人流导流、客流增长与功能联动的问题,影响潜在游客,让游客注意和关注到博物馆,最终使之在线下或在线上进行消费。可以说品牌的建设是能够间接产生盈利目的的方式,这不只是要求多元化的看待博物馆本身,更是以宏观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使博物馆不再只是所谓的“吸引核”,而是成为“文化消费核”。这种品牌效应给行业新进入者造成了壁垒。
2、规模壁垒
在博物馆行业发展早期,对企业的资金投入规模要求较高,进入门槛高。随着博物馆品牌的逐步发展,对于博物馆藏品保管、安全等措施的相关成本投入逐渐加大,一些不具备规模和技术优势的中小博物馆将被淘汰。此外,我国博物馆行业不断加快整合,资金、品牌规模效应优势更为明显,对新进入企业形成较高的门槛。
3、资金壁垒
博物馆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对于藏品以及博物馆的安全措施以及环境措施要求较为严格,资金需求量较大;同时,藏品保管技术含量较高,对于环境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往往需要较大的技术设备投入,且多为一次性投入。对于新进入者而言是进入博物馆行业主要障碍之一。
4、人才壁垒
人才一直是博物馆构筑诸多壁垒的核心基本要素之一。行业内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拥有无论是在藏品管理、展览设计、研发创新等各方面都逐渐积累了拥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核心人才团队。行业内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创意人才、管理人才、市场人才相对有限,且优秀人才的流动也倾向于品牌知名度高、实力雄厚的博物馆。因此,博物馆行业对潜在进入者有较高的人才壁垒。
五、产业链
博物馆产业上游主要为文物发掘和文物修复业,将中国的珍贵文物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保存,其中文物发掘主要由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许可的国家各级考古研究所负责,博物馆产业下游主要包括旅游业、展览业、拍卖业和收藏业,疫情后时代,我国旅游业、展览业将迎来全面爆发,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居民文化消费提高,文创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博物馆给居民带来更高的文化享受,同时博物馆和旅游结合更加紧密,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成为一个发展热点。
六、行业现状
博物馆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承以及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突出的推动作用。随着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加深,近年来,各类博物馆建设如综合性城市博物馆、纪念馆、专题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产业博物馆、私人博物馆等数量快速增长,我国博物馆建设呈现多元化的积极发展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博物馆数量达6091家,同比增长5.53%,博物馆文物藏品达4691.61万件/套,同比增长0.57%,蓬勃发展的博物馆建设市场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发展,不断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为了鼓励博物馆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相继发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一系列政策,在良好政策的促进下,博物馆建设和运营将迎来较好的发展前景。
(2)消费升级拉动文化需求,走进博物馆渐成日常
近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18元,同比增长6.33%,随着国民消费水平升级,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不断改善,国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我国居民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博物馆观展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数快速增长,走进博物馆渐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多媒体技术延伸博物馆价值,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现代化的博物馆区别于以往博物馆主要在于其在以陈列和展示为主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3D展示、动画模拟、移动终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创意LED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将原来枯燥的陈列式展示变得具有互动性,使博物馆的展示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智慧化,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博物馆自身的价值不断放大的同时满足了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我国博物馆建设市场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4)城镇化率持续上升,带动城市文化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的持续上升将带动城市化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对包含博物馆在内的城市文化展示设施的巨大需求,为博物馆行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2、不利因素
(1)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
现代博物馆行业涉及多门学科、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成果的综合运用,藏品管理、展示设计不仅要考虑各种前沿展示技术的应用,还须考虑所运用的技术手段、设备和所要表现的文化内容、总体展览形式之间的和谐相融。这就要求从业者须将文化、科技、创意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由于我国现代博物馆起步较晚,虽然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重视行业人才培养,但目前只有少数几个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同时教育与实践之间仍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与国外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国现代博物馆行业出现中高端人才短缺的状况,并且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这种供需失衡愈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博物馆行业的发展。
(2)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在博物馆经费投入上的差异明显,财政保障不足的问题多见于边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此外,非国有博物馆的运营资金主要依靠举办者的持续投入,具有不稳定性,而博物馆自身又缺乏有效的造血机能,一些博物馆因资金问题难以为继的情况屡见不鲜。
(3)文物保护挑战
文物保护是博物馆行业发展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不当的保存条件或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等原因导致文物损坏,直接影响收藏品的完整性和品质,进而影响文化遗产传承,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资源匮乏的地方,文物的保护面临更大的困难。
八、竞争格局
博物馆是社会公益机构,其产生、发展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近年来一大批博物馆新馆建设及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各地博物馆新馆建设蓬勃发展,一批高投入、高质量的博物馆相继拔地而起,收藏、展示条件大幅提升,在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中国存在故宫博物馆等龙头机构,但由于行业市场分散度高,博物馆数量多等因素,造成博物馆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九、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观博物馆,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中国博物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中国博物馆行业将朝着数字化、创新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展示效果、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为促进文化传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3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持续升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图]
2021年中国博物馆收入达399.65亿元,平均收入达692.39万元/家,其中,门票收入约占20.21%,博物馆财政补助及其他收入约占79.79%,疫情后时代,中国博物馆持续升温,市场重新恢复活力,2023年暑假期间中国博物馆“一票难求”冲上热搜,博物馆成为众多游客首选“打卡地”,足以看出博物馆市场焕发的活力。
2021年中国博物馆经营情况分析(附机构数量、参观人数、收支、文物藏品数量及文物陈列展览)[图]
中国博物馆收入为3269786万元,同比下降3.2%;中国博物馆支出为3227243万元,同比下降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