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富贵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黑茶因具有助消化、降血脂、抗氧化、抗肥胖等潜在健康益处,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黑茶产量和内销量分别达45.80万吨和37.8万吨,同比增长7.43%和3.85%,未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黑茶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一、定义及分类
黑茶是后发酵茶(氧化程度80%-98%),口味温和醇厚,因其原料一般较为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可以分为云南黑茶(普洱茶等)、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四川黑茶(雅安藏茶)、湖北黑茶(蒲圻老青茶等)、广西黑茶(六堡茶等),其中,普洱茶是云南所独有并享誉中外的知名品牌,素有“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说法,普洱茶属重发酵茶,其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具有“越陈越香”的最大特点。
二、行业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自律组织
黑茶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局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自律组织包括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
2、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做大做强茶叶等特色农林产业,我国相继发布《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办法(试行)》、《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春季茶园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2024年夏季茶园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SBT 10560-2024 中央储备边销茶储存库》、《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为我国黑茶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包括黑茶在内的茶产业发展,如:2024年11月,浙江发布《关于加快推动茶叶全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深入贯彻省、市“土特产”全产业链相关部署,助力实施“3+7+X”绍兴“土特产”全产业链体系建设,扎实推动全市茶叶全产业链发展壮大。2024年11月,山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6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年产量保持在3万吨以上,干毛茶总产值达到80亿元,综合产值超200亿元。
三、行业壁垒
1、品牌壁垒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对黑茶产品的品质和健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越来越注重品牌化商品的选择,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品牌知名度更高的黑茶产品,对品牌的信任度和依赖度越来越高。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口碑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品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企业在茶叶新品研发、质量控制、食品安全及市场推广等多方面持续努力、不断改进的结果,需要长期投入和积累。因此,黑茶行业的新进入企业难以在短期内积累消费者口碑或快速建立自有知名品牌。
2、规模化经营壁垒
随着茶叶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可能,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凸显。规模黑茶企业需要在茶园基地、厂房建设、生产设备购置、产品研发、人员培训及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而行业新进入者短期内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居于劣势地位。
3、食品质量安全壁垒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问题,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随着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日趋完善,黑茶产品质量标准将会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对食品卫生问题容忍度日益降低。这些因素都对黑茶企业的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较高的产品质量标准需要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并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因此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壁垒。
4、销售渠道壁垒
大规模的黑茶生产企业需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拓展下游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并扩大市场占有率,销售渠道是否完善,直接影响黑茶产品的销售速度与销售规模。规模黑茶企业经过持续的业务拓展,已经在区域内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品销售渠道,拥有长期合作客户和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需要构建销售网络和培育消费者群体,需要持续不断的推广投入、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长期的时间积累,这对行业新进入者构成一定的壁垒。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我国黑茶行业产业链包括茶叶种植、茶叶加工、包装、流通销售等环节,其中,茶叶种植与采摘是产业链的起始环节,茶叶种植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黑茶原料的供应数量、质量和采购价格,对黑茶产品产量、质量、成本及盈利状况起着重要作用,行业下游主要包括商场、超市、茶叶专卖店、电商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以及终端消费者,近年来,电商平台成为黑茶销售的重要渠道,企业通过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将黑茶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全产业链经营、专业制茶、内外贸并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下设10个业务部门,控参股60多家企业,在全省有99个优质生态茶园基地,茶园总面积64.5万亩(其中14.5万亩茶园基地通过了有机茶国际标准认证);投资建设了湘茶高科技产业园、白沙溪黑茶产业园、益阳茯茶产业园、君山黄茶产业园、辰州碣滩有机茶产业园、河西走廊精加工产业园等6个综合性产业园区,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
公司重点打造了白沙溪、湘益、君山、洞庭4个中国驰名商标和臻溪1个国食健字号品牌,拥有辰州碣滩有机绿茶、倩云古丈毛尖、潇湘花茶、金毛猴红茶、保靖黄金茶、韶山红茶、茶祖源红茶等知名茶类,销售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规模及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前列,共联结带动了50万户茶农持续增收致富。公司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相当部分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市场,整体经营规模及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2)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7年11月,是一家跨行业的现代化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公司以黑茶产业为龙头,以发展民族企业为己任,业务涉及生物科技、健康食品、医疗器械、管理咨询、电子商务与互联网贸易诸多行业。目前公司拥有黑茶种植基地1000亩、两个生产基地,总资产已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公司黑茶生产基地坐落于湖南重点黑茶产区安化县东平镇和安化县冷市镇。基地现有传统千两茶加工厂,年产千两茶上万支。现代化砖茶生产线,年产砖茶6000吨以上。
五、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富贵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黑茶因具有助消化、降血脂、抗氧化、抗肥胖等潜在健康益处,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黑茶产量和内销量分别达45.80万吨和37.8万吨,同比增长7.43%和3.85%,未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黑茶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资源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茶叶生产种植规模最大、茶叶种类最多的国家。作为茶树原产地,我国有着丰富的茶叶种植资源。另外,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特别是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气候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优越,是各类名优茶的优质产区,也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最佳区域。目前,茶叶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布范围广,从业人员多,产值多元化。另外,随着茶文化已广泛渗透到世界各国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茶文化将在提升我国茶叶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世界茶叶消费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为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各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视黑茶产业,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黑茶企业发展,推动黑茶品牌建设,促进黑茶产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如:湖南发布的《关于推进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4年安化县茶产业工作要点》;云南发布的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德宏州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和《孟连县加快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浙江发布的《开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和《关于加快推动茶叶全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政策》。
(3)国民消费能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能力显著增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314元,同比增长5.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28227元,同比增长5.3%,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追求高品质和健康的消费理念得到普及,黑茶作为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饮品,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带动黑茶行业市场规模扩张。
(4)销售渠道不断拓展
目前,电商营销网站已使网络营销成为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网络营销集群,此类电子商务平台是传统经销商销售模式的有效补充,能够更高效的拓展销售。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开展,互联网将不断颠覆传统茶叶产业的组织形式、商业规则、产业链条、竞争格局,延伸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销售模式。“互联网+”将重构茶业行业竞争格局,打开茶叶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2、不利因素
(1)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集中度偏低
目前我国黑茶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而分散,整体规模不大且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弱。同时,多数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未能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家庭式、家族式管理较多,企业难以做强做大、做优做精,阻碍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品牌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黑茶行业存在“有好茶,无名牌;品牌多,各品类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众多小微茶企质量不稳定、透明度较差、品种单一的产品,难以给消费者带来满意的体验,而龙头企业较少,品牌建设严重不足,品牌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低,产业建设缺乏知名品牌的拉动,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3)市场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黑茶产品的销售渠道包括品牌连锁店、茶叶批发市场、农贸集市、超市、百货中心等,商户散杂的局面一直存在,市场环境较为混乱。小茶企的规范经营、品牌意识、品质保障都亟待加强。我国茶叶市场需要更多的大型品牌企业,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消费者的信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4)过度营销导致信任受损
行业内部分商家过度营销,夸大黑茶功效,甚至将其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还打着“金融茶”“投资茶”的幌子吸引消费者囤货,当消费者发现实际效果与宣传不符,对黑茶的信任大打折扣,严重透支了黑茶的口碑,影响消费者对黑茶产品的信任度,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
七、竞争格局
我国黑茶产区主要包括广西、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产地较为集中,行业集中度较高。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茶业品牌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荣登黑茶类品牌强度前三,其次依次为湖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益阳茶厂有限公司、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和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八、发展趋势
未来,黑茶行业将继续注重工艺创新,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推动黑茶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将有更多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黑茶产品出现,如针对降血脂、血糖等功效的产品,研发将更深入,功效也会更明确,另外,黑茶产品形态将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散茶、紧压茶,速溶黑茶、黑茶浓缩液、黑茶胶囊等新型产品形态会不断丰富,满足消费者便捷化的需求。
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1年中国黑茶产销现状及重点品牌分析:产量达39.68万吨,同比增长6.30%[图]](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ff5315f651f3e124d0f5a156ac51655e46e5433f.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1年中国黑茶产销现状及重点品牌分析:产量达39.68万吨,同比增长6.30%[图]
黑茶是一种在加工过程中有微生物参与品质形成的发酵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2021年中国黑茶产量达39.68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2.35万吨,同比增长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