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流体控制设备行业作为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历史悠久,涵盖了泵、阀、管道等众多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石油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流体控制设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传感器、电子等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以及对流体的物理、化学等状态和参数精准控制需求的提升,精密流体控制设备行业逐渐成为流体控制设备行业的一个新兴专业领域,其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2016-2023年中国精密流体控制设备市场规模从130.3亿元增长至37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17%,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至452.2亿元左右,同比上升9.10%。
一、定义及分类
流体控制设备,是指通过运动算法与结构设计,实现对包括工业胶水在内的多种液体的精准控制,从而进行点胶、喷涂、灌胶等多种工艺加工。目前,流体控制设备分类方式有很多,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工业流体控制设备、医疗流体控制设备、环境流体控制设备等;根据功能分类,可以分为流量控制设备、压力控制设备、温度控制设备、液位控制设备等;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分为阀门、泵类、传感器、管道系统等。
流体控制设备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流体控制设备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交通部、国家核安全局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管理规章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审批和制定行业标准体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部分设备生产设定许可方式和许可程序;国家能源局、国家交通部和国家核安全局根据产业下游行业的具体应用领域分别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按专业下设有泵、风机、压缩机、阀门、气体分离设备、气体净化设备、真空设备、冷却设备、分离机械、干燥设备、减变速机及能量回收装备等12个专业分会。该协会的宗旨是以推动我国通用机械制造业发展为己任,发挥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通用机械行业及会员单位的发展提供各项服务;反映行业及会员单位的合理要求和愿望,协助政府做好行业工作;规范行规行约,维护行业及会员单位的利益和合法权益。
2、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为推动流体控制设备行业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2022年1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中,提出在管线建设改造、设备安装及分区计量系统建设中,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的流量计量设备、阀门、水压水质监测设备和数据采集与传输装置,逐步实现供水管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2024年3月发布的《关于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推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流体控制设备行业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等环节都需要高度的技术支持。对于新进入的企业来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技术研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流体控制设备行业也在不断创新,使得技术壁垒日益凸显。因此,技术成为新进入者难以逾越的障碍。
2、资金壁垒
流体控制设备的生产需要装备先进的制造设备和检测设备,这些设备的购置和安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和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金,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这要求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以支持长期的研发投入。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有足够的运营资金来支持日常的生产运营、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活动。因此,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流体控制设备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
3、市场准入壁垒
流体控制设备行业有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企业需要通过相关的标准认证,才能在市场上销售。这些标准认证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产品的测试和认证,以满足这些标准认证的要求。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企业,还会设置一些地方性的市场准入壁垒,如限制外地企业的进入、提高准入标准等。这些壁垒增加了新进入者的成本和风险,限制了市场的竞争活力。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流体控制设备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机械零部件、系统集成等,上游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直接影响到流体控制设备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中游是指流体控制设备生产制造;下游是指流体控制设备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半导体、储能与动力电池、光伏、3C电子等,这些领域的需求决定了流体控制设备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方向。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99年,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致力于部品研发、流体应用、智能平台的装备及系统制造商。历经多年发展和技术积累,公司已形成核心零部件研发、运动算法和整机结构设计的一体化技术平台,依托一体化技术平台,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已在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交付速度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已与包括全球科技行业头部客户及产业链EMS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深度的合作关系,帮助其在点胶、涂覆、等离子清洗和组装等多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生产。2024年受消费电子行业市场回暖以及公司迭代产品性能和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公司2024年上半年智能流体控制设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04%至1.48亿元。
(2)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精密自动化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工艺方案的提供商。公司主要产品为锡膏印刷设备、点胶设备、封装设备和柔性自动化设备。其中,点胶设备主要应用于电子装联环节的点胶工序,通过将胶水喷射在PCB板或者元器件上,实现电子元器件与PCB板的固定、粘合、包封及填充,具有防水、防尘、防震、保护等作用,为电子装联的基础生产工序之一,对产品的品质、寿命等具有重要影响。2024年上半年公司点胶设备实现营业收入4789.72万元,同比增长72.04%,主要系技术的沉淀、产品的升级增强了点胶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充分发挥在电子装联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及客户协同效应,市场占有率得到稳步提升。
五、行业现状
中国流体控制设备行业作为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历史悠久,涵盖了泵、阀、管道等众多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石油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流体控制设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传感器、电子等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以及对流体的物理、化学等状态和参数精准控制需求的提升,精密流体控制设备行业逐渐成为流体控制设备行业的一个新兴专业领域,其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2016-2023年中国精密流体控制设备市场规模从130.3亿元增长至37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17%。估计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至452.2亿元左右,同比上升9.10%。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人口红利递减以及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带来市场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确立了制造业大国地位,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具有劳动密集、资源消耗大、自主创新能力低、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偏低等特征。同时,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因此,面对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的局面,通过推行智能制造,实现机器换人、提升生产效率及节约劳动力成本,成为应对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经济结构的转型将为流体控制设备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
(2)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其中提出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动摇,以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新模式应用推广和先行区建设为引领,带动关键技术突破和模式创新,充分释放制造业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做实做硬机械行业稳定增长的底座。在政策的支持下,将为流体控制设备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清晰的行业发展导向。
(3)下游行业的增长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流体控制设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从应用领域细分市场的角度来看,消费电子市场虽然起步较早,竞争激烈,但目前已逐渐展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而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则为流体控制设备在动力电池领域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这种下游行业的高增长态势,为流体控制设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推动。
2、不利因素
(1)国内厂商整体实力仍显不足
目前,我国流体控制设备行业内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知名度低、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且在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加工工艺、制作精度等方面与国外知名品牌仍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流体模型经验的积累、研发人员的引进或培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支出,单个企业难以单独承担上述支出,会在一定程度延缓行业整体发展。
(2)行业优秀人才缺乏
流体控制设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行业从业人员既需要具备自身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储备,又需要对下游领域的生产制造、技术迭代、需求变动和发展趋势具有独到见解。但由于我国流体控制设备行业起步较晚,相关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尚不完善,人才储备较行业整体发展需求有所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行业整体快速高质量发展。
(3)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
国内流体控制设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依赖进口的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高精度传感器等。这些零部件往往由国外知名厂商生产,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由于这些零部件在性能、质量以及可靠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标准,国内企业往往难以自主生产,导致在成本、供应链以及技术更新等方面受到限制。
七、竞争格局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流体控制设备行业技术门槛较高,且国外企业布局时间较早,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市场认可度较高、客户黏性强,在半导体、医疗等高端领域占据主要市场。目前,国内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轴心自控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普流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通过持续创新技术和完善产业链,有望逐步实现高端领域的国产替代。
八、发展趋势
核心零部件由于在机械设计、材料生产和加工精度方面需要多年经验的积累,涉及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学、电磁学等多门类、交叉性的综合学科,故在理论设计和生产加工均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因此,目前在流体控制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比例较低。未来随着下游客户产能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于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将呈现巨大的国产替代需求。
随着微电子、半导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流体控制设备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精密流体控制设备对特殊气体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芯片制造的质量。此外,在3C电子产品的制造中,也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流体控制设备进行点胶、涂覆等操作。因此,未来精密流体控制设备将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流体控制设备行业也开始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企业开始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工艺来制造流体控制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企业也开始关注设备的能效和节能性能,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