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七
云南三七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精细的加工工艺,保证了其独特的药效和品质,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云南省三七种植现状而言,从2018年到2022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在地面积在2022年略有回升,但采收面积从2019年的峰值逐年减少,至2022年仅为4.9万亩,同时产量也从2019年的高点19676吨下降至9729吨。
黄芪
黄芪分为绵芪和铁芪两种,在市场上为主流商品,市场长期收购。黄芪作为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年需量近7万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健康养生方面的注重,市场消耗端对黄芪的需求整体趋向稳步增加。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黄芪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7.81万吨和7.34万吨,市场规模达15.78亿元,较2021年增长3.2%。
数据要素
近年来,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1018.8亿元,且随着我国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及大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49亿元,数据要素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当归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中药材需求的增加,岷县的当归种植户积极扩大种植面积,同时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产量。具体来看,从2015年到2020年,当归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均稳步增长,尽管期间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向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当归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出现显著增长,主要归因于当年种植面积的大幅提升,从17.746万亩猛增到31万亩。进入2022年,尽管种植面积略有减少,但当归产量仍保持增长态势,达到5.76万吨,种植面积稳定在28.38万亩。
金针菇
金针菇以其菇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火锅、麻辣烫和凉拌菜的上好食材,我国栽培金针菇的历史悠久,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都适合金针菇生长,是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技术最完善的品种之一,但近两年我国金针菇产量有所下滑,据中国食用菌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金针菇产量共计完成202.54万吨,同比减少5.61%。
酱腌菜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酱腌菜作为中国的传统特色产品,又焕发了新的活力,越来越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正逐步从自家腌制的家常小菜走向餐饮市场,并成为人们郊游、登山、旅行、露营等户外活动中重要的食品品类,2022年我国酱腌菜行业市场规模达130亿元,同比增长7.30%,其中,酱菜约占9.94%,榨菜约占5.39%,泡菜约占61.03%。
对虾
2022年我国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产量达1340280吨,同比增长5.23%;斑节对虾海水养殖产量达114360吨,同比增长9.26%;日本对虾海水养殖产量达46199吨,同比增长3.71%。
冬虫夏草
2023年我国冬虫夏草出口量达2.83吨,出口额达4736.29万美元,出口均价达1676.56万美元/吨,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我国冬虫夏草主要出口至日本、新加坡、中国澳门、泰国、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地。
不锈钢
近年来,受益于电子信息、环保能源、汽车配件等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不锈钢需求量不断上升,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锈钢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达3108.22万吨,同比增长10.56%。
艾草
艾草因特有的药用、保健价值,在“治未病”中医保健文化影响下,艾茶、艾皂、艾绒、艾条、精油、艾灸贴等艾制品近年来市场需求大幅攀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我国艾草(干)市场规模达9.12亿元,同比增长11.36%。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中国特医食品产业发展起步晚,但市场需求巨大,产业增长迅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特医食品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23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0.1亿元增长至82.5亿元。
糖蜜发酵酒精
近几年,受糖蜜与蔗糖产量减少的影响,糖蜜发酵酒精成本抬升,市场价格增长。糖蜜发酵酒精失去价格优势,消费量呈现下降态势,中国糖蜜发酵酒精市场规模下降,2023年中国糖蜜发酵酒精市场规模约为7.54亿元。预计未来随着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行业对糖蜜发酵酒精等工业原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在健康饮食、环保产业等领域,对高品质、绿色环保的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为糖蜜发酵酒精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晶体材料
晶体材料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市场,涵盖了如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医疗器械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近年来,中国的晶体材料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并且已经成为全球晶体材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晶体材料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26.55亿元增长至3444.28亿元。
维生素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生产和出口国之一。由于国内拥有完善的维生素产业链、丰富的原料供应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中国的维生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维生素进出口有所下降。据统计,中国企业在全球前五大水溶性维生素企业和脂溶性维生素企业中均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中国维生素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创新,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未来,我国维生素行业将实现个性化、精准化营养需求以及将加速整合与兼并重组。
钛矿
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1年,我国钛矿储量达22383.25万吨钛矿,到2022年,我国钛矿储量下降至10604.62万吨,同比减少52.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对钛矿的需求不断增加。开采速度过快且近年来我国并未勘探出重大新钛矿资源,同时钛矿产量逐年提升,于是对应的钛矿储量开始减少。我国钛矿行业产能规模最大的前四家企业均来自攀西地区,分别是攀钢集团、龙佰集团、安宁股份、西昌矿业,其中攀钢集团、龙佰集团产品主要自用,安宁股份、西昌矿业产品对外销售。未来,我国钛矿行业将朝着开采智能化以及下游应用领域多样化发展。
钛合金
随着钛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对高性能钛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钛合金市场规模达到了223亿美元,2023年增至272亿美元。在高端钛材及钛合金市场,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以宝钛股份和西部超导为代表的两大龙头企业未来,我国钛合金行业产业结构将加速升级、生产过程将全面应用绿色环保公益、钛合金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